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关于滕州市官桥镇农村沼气工程建设的思考
作者:佚名 来源:考试吧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3-27 14:57:27
经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治理相结合,全面带动家庭养殖与种植业。目前全镇有特色专业养殖村12个,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真正实现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综合利用沼渣沼液的能源生态模式。

  3效益

  3.1经济效益

  一是解决了农民生活用能,缓解国家能源压力。据调查和资料测算分析,建设1个10 m3的户用沼气池,可解决四口之家1年80%的生活燃料。二是改善了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经过沼气池厌氧发酵后的沼液、沼渣,可杀灭农家肥中的病虫病菌,提高了肥效,是很好的有机肥。1个10 m3的沼气池,每年可产沼液沼渣10~15 t,可满足1 333.33~1 555.56 m2无公害瓜果菜的用肥需要,可减少 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既节约了开支,又降低了农药残留,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同时,沼气建设还带动了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3.2生态效益

  一是有效防止了乱砍滥伐,巩固生态建设成果。1个户用沼气池所生产的沼气,每年平均可替代薪柴和秸秆 1.5 t左右,相当于约2 333.33 m2林地的年生物蓄积量,同时还可减少2 t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农村沼气,可解决一些地区农民“没有柴烧就砍树”的问题,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二是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将畜牧业发展与种植业发展连接起来,形成了以沼气为纽带的农村循环经济基本模式,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粪便利用方式和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的农业增长方式,有效地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3.3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发展农村沼气,将人畜粪便变废为宝,明显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二是带动了地方投入,促进农民工就业。农村沼气池建设带动水泥、钢材、砂石、砖等建材业的发展,扩大了社会就业,如目前全镇专业施工队伍8个,从业人员达360余人。

  4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正常使用沼气的仅2 031户,半停半用的为533户,报废的236户。服务网能正常运行的5个,半停半运行的3个,不运行的1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服务体系建设仍相对滞后。部分地区重建轻管的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地区的沼气池仍然以农户自我维护为主,废池率有所上升,乡村服务网点数量覆盖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建设初,群众积极性较高,新鲜劲大,建成投入使用一段时间后,因缺乏技术与经验,致使沼气池有小毛病而不会处理,影响池气池的正常使用,使用率、普及率相对较低。二是操作不灵活,补助资金不足。部分地方规划工作不到位,对农民外出打工、养殖方式转变等缺乏统筹规划和动态跟踪分析,安排项目时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申报的项目村、项目户变更调整较大。三是建设整体发展不平衡。沼气池建设进度慢,存在配套资金到位率低、“一池三改”率低以及少部分村违规使用资金等问题,沼气池的应用技术不高,综合利用率低。

  5发展建议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从投入抓起,拓宽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进一步健全政策,落实保障措施,采取灵活多便的方式方法,全面推广沼气工程普及[3-4]。二是保证建设质量。从源头抓起,在沼气建设上本着质量高于一切的理念,坚决纠正重数量、轻质量,重速度、轻效益,重建设、轻管理的做法,确保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带一片。三是重视技术培训。从基础抓起,健全服务网络。邀请专家现场指导,积极实施技术入户工程,让广大农民更多地掌握沼气管理知识,提高群众使用水平和沼气、沼液利用率,同时要强化人员管理。四是重视服务体系建设。从民情抓起,以项目村为依托建立乡村沼气服务网点。每个网点配备专业的维修人员、管理策划人员、技术指导人员、信息咨询人员,并引进先进的设备以强化硬件建设,做到服务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配件、有原料。加大对技工的培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6参考文献

  [1] 李雪树.加强农村沼气生产安全管理[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0(5):35.

  赵亚凤,赵会,鹿树丽.农村沼气建设效益、问题与对策研究[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12):52-54.

  张仕颖.浅析遵义县农村沼气池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8(2):76-77.

  杨林.郫县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