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企业管理 >> 管理体系 >> 正文
浅论项目法施工管理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作者:佚名 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2-1-18 11:27:15

  摘 要:文章根据项目法施工管理的特点,提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项目法施工管理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项目法施工管理是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较为流行、较为成功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明确了有关各方经济责任关系,建立了以项目法施工为主体,以人力资源市场、设备租赁市场、资金市场相配套的新型管理机制,体现了责、权、利的有机统一,推动了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它的优越性日益显现出来,许多企业外闯市场的历程对此给予了充分证明。但随着企业“走出去”战略步伐的加快、项目法管理的普遍推广,工程项目部日益增多,职工队伍分散、人员流动频繁、项目(单位) 规模大小不一、项目时间长短不定等现象越来越突出,使思想政治工作在项目管理中遇到许多诸如形式上、内容上、管理上的新难题。再加上项目固有的经营管理上的浓厚趋利性、组织结构上的相对独立性、行政权利上的相对自主性以及评价考核上的指标经济性等,使得项目比较注重行政与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很容易被淡化,而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受项目自身特点影响,较难发挥其优势。这一切,需要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项目法施工管理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并取得期望成效。

  根据项目法施工管理的特点,我们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创新以下工作:

  1. 围绕项目经营管理,创新工作观念。项目法施工管理的核心是追求效益最优化。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从服务经营管理,实现效益目标出发,用知识经济和人力资本观念指导工作的开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之上,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它强调人的素质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多。研究指出,在半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中,物力资源投资增长4. 5 倍,收益增加3. 5 倍,而人才资源投资3. 5 倍,收益增加17. 5 倍。所以,要结合近几年广泛开展的“创建学习型班组,争做知识型员工”活动,抓住“创争”活动的核心与关键,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工作根本目的,致力于项目成员素质的不断提高,以此提高项目运作的“知识特性”,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实现项目创效的有力武器。

  2. 利用项目各种资源, 创新工作环境。毋庸置疑,项目难以具备思想政治工作常规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但项目作为相对独立的组织存在于特定环境中,项目人员特有的“一家人”思想比较强烈,思想政治工作要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营造一个有助于项目人员共同“建家、爱家、护家”的民主、和谐、奋进的整体氛围。良好的项目整体氛围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极好的教育因素。在项目法施工管理中,项目及其成员既处在企业和社会的大环境中,同时又受项目这个小环境直接影响,无论是物质环境如工作现场、施工设备、经济效益等,或是精神环境如管理制度、经营理念、行为准则等,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形成项目的整体氛围。因此,环境创新就是要将项目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相融合,挖掘各环境中的思想教育因素,整合出使项目人员乐在其中、乐于奉献的生产经营空间,并使项目人员自觉接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管理,成为目标明确、工作主动、行为自觉的项目主人,最大程度地释放创效能量,体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动力作用。

  3. 结合项目存在形态, 创新工作方法。项目的分散化、小型化、流动化,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从单向灌输向自我教育转变,从单纯说理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转变。项目自身的存在以及存在的环境是处于变化中的,人员也处于动态管理中,集中开会、听报告等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方法和形式,既不符合项目实际,也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更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实现以固定式的静态学习为载体到以变换中的动态活动为载体转变的创新,结合项目开展的各种生产经营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增强项目创效能力的实践活动之中。

  4. 运用项目网络联系, 创新工作途径。就是将信息网络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当今社会,作为有效支撑企业存在的施工项目及其成员,网络影响已经渗透到两者的方方面面。网络具有开放性和民主性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做到全天候、全方位,由原来集中统一模式,变为分散多样化模式;由原来自上而下单向灌输的被动接受,变为双向或多向的直接交流;由原来单调的指示、命令、说教,变为平等交流。如利用网络能够广泛收集思想政治信息,开展时事政策宣传和科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