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成本费用 >> 正文
建筑工程清单报价规范的探讨
作者:甘 霞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09-12-10 15:36:11
控制现场费用和施工技术措施费,充分体现工程报价的个性化。

  (2)计算规则的严格性。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划分,一般是以一个“综合实体”考虑的,包括多项工程内容,据此规定的相应工程量计算规则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清单编制人务必严格执行规范,统一计算口径。

  (3)采用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就是要求投标人使用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原件编制投标报价。根据清单表格中描述的工程内容,结合工程情况、市场竞争情况和本企业实力,充分考虑各种风险因素,自主填报清单,列出包括工程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税金等项目在内的综合单价与汇总价,并以所报综合单价做为与业主签定承包合同的依据。投标报价为工程量清单单项目的计价总和,即∑(工程量×综合单价)。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工程投标的核心。报价过高会失去中标机会,报价过低即使中标,也会给工程带来亏损的风险。施工企业应从宏观角度对工程总报价进行控制,力求报价适中,既能达到中标的目的,又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 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技巧和策略

  (1)建立标底备案及询标制度。所有经招标的工程,其投标报价均应报备有关部门备案,当对某一中标报价的合理性有质疑时,可对中标报价书进行分析测算(包括对工程总价、各项目单价及要素价格的合理性),同时,要求中标单位作出解释。当然,标底备案应该有其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询标具体办法也应该有其制度保证。

  (2)充分认识企业定额的重要性。内部定额管理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之一,它是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基础,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是班组核算和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是投标报价的依据。为完成一定数量的建筑产品,企业如何把众多工种的技术工人、各种建筑资料、性能各异的施工机械,在时间上、空间上合理地组织起来?使之均衡有序地、协调有节奏地进行生产,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定额管理体系。 在现有情况下,我们的绝大多数企业在此项目上是个空白,我国已经加入 WT0,国外建筑企业很快会步入国内建筑市场,他们的先进管理经验、雄厚的技术力量、优秀的管理人才等,特别是在投标报价方面的优势,对国内的建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的建筑企业,将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因此从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建安企业加强内部定额的制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不断加剧,要求企业要不断加强内部定额的建立与完善。

  (3)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基础性工作,全面收集整理工程造价相关资料,建立历史档案,发布宏观指数指标,引导市场,宏观调控。针对市场的变化应建立自己的企业定额,并根据市场行情不断调整优化内部结构,来适应市场,发展自己;总之,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使企业真正实现自主报价、自担风险,对促进工程造价专业人员专业化、社会化,提高专业水平、执业意识及综合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也增强了企业竞争意识、风险意识。造价管理部门、招投标管理部门以及施工企业、造价从业人员都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要学,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壮大自己,才是唯一的出路。

  (4)信息渠道的完善。必须加快建立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工程劳务、材料、设备价格信息系统;建设工程造价指标信息系统;以及有关建设工程政策、工程定额、造价工程师和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等信息,并更多获取政府和社会投资(包括外资)或参与建设项目的各方(包括外商)的信息。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计价方法,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改革也是个关系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既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规律的要求,又要真正实现市场形成价格的工程造价改革目标。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从施工企业的角度来说,能促进企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便于工程款的回收;从业主的角度来说,有利于价款结算、投资控制;从建筑市场的角度看,有利于风险的合理分担,有利于降低社会成本、利于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郭晓红. 工程量清单计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山西建筑, 2008,(28)

  [2]张宗宾, 葛静. 房屋建筑工程清单报价运用的几点思考[J].安徽建筑, 2004,(06)

  [3]郝美琴.如何运用预算定额完成工程量清单报价[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03)

  [4]闫宇.浅议工程量清单报价[J]. 山西建筑, 2004,(10)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21cpmzhang    责任编辑:21cpmzhang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