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采用PPP融资模式的探讨
作者:朱巍 安蕊  文章来源:互联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26 9:48:17  文章录入:ArticleInput  责任编辑:21cpmzhang

功运作PPP模式提供保障,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1) 政府角色。政府应由过去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变为与民营企业合作提供公共服务中的监督、指导及合作者的角色。

  (2) 法律和法规保障。项目进行 PPP 模式运作,需要在项目设计、融资、运营、管理和维护等各个阶段对政府部门与企业各自承担的责任、义务和风险进行明确界定,以保护双方的权益。因此PPP 项目的运作需要清晰、完善的法律和法规制度予以保证。

  (3)政策保障。PPP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来保证民营资本的收益率,以吸引民营资本的投入。如能结合当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政府扶持政策,必将充分调动民营资本的积极性。在PPP运行方式下的BTO及B-SO-T模式,分别在给予民营企业扩大特许经营权限和经营收入担保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4)人才保障。PPP模式在我国尚属新的运作方式,需要经济、法律、财务、合同管理和专业技术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因此要加强对PPP模式的学习和研究,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从而增强民营企业或外商的投资信心,确保项目立项、签约、实施都能高效率地完成。

  截至 2001年底,我国民间资本存量已经高达12万亿元。作为公共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如果能够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既保证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又能满足民营资本的盈利性,则PPP模式在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必有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有安,王学军.项目融资与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 罗泽涛.交通运输投融资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  刘铁军,李秀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TOT融资模式探讨[J].现代管理科学,2003,(4):84-85.
    [4]  李    燕,赵    凯.论 ABS 融资方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中的运用[J].经济工作导刊,2003,(10):6-7.
    [5]  王   灏.加快 PPP模式的研究与应用,推动轨道交通市场化进程[J].宏观经济研究,2004,(1):47-49.
    [6]  王丽娅.PPP在国外基础设施投资中的应用及对我国的启示[J].海南金融,2003,(11):36-40. [7]  王周喜,张   勇.PPP 融资模式         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可行性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6-110.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