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浅析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体系的构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4 15:21:09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是建立通畅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强化人力资源部的职能,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流程的顺畅、协调。二是重新设计员工流动程序。对公司进行该项流程的重新设计,以岗位分析为基础。进行人员合理配置,使得事尽其人,人尽其才。提升了人力资源生产效率和组织的整体效能。三是调整、改革人才录用、选拔流程。供电企业在承担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责任的同时,应以人力资源规划为着眼点,理顺人才录用程序,变上级分配为自主招收;不断深化用工和福利制度的改革。

  六、激励机制创新

  在物质激励方面,建议企业在新的形势下,不断完善薪资体系改革,引进职位评价系统,实行具有差别化的薪资政策;制定差别化的企业福利政策,重点向贡献倾斜。

  在非物质激励方面,注重企业文化激励的重要性;考虑带薪休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将技能培训作为对企业全体员工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要求;将学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向业绩评估结果优秀的员工倾斜;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处理好竞争上岗、社会招聘不同来源竞聘者的比例关系。

  结合供电企业员工的特点进行分类,在分析各类员工特点的基础上,对各类员工采取不同的重点激励,并为员工提供可供选择的激励包。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在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过程中,要适应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敢于改革,善于创新,创建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实现员工的高素质、工作的高绩效、待遇的高激励的目标,使人力资源改革取得实效,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官泉。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22)

  [2]马佳玲,张建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分析[J]陕西电力,2008(03)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